卷入“窃听门”
CNN名主播
福克斯新闻台
本报讯 据美国媒体7月20日报道,接替拉里?金成为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CNN)主播的英国传媒界名人皮尔斯?摩根日前被卷入了新闻集团在英国爆出的窃听丑闻。
在19日默多克父子出席的英国议会听证会上,英国议会保守党议员路易丝?门施指责默多克父子没有就窃听事件调查摩根。门施宣称,摩根在2005年出版的书《内幕:可耻十年的私密日记》中自夸曾经使用电话窃听这种“小把戏”,报道了有关前英格兰足球队主教练埃里克森的独家新闻,因此,摩根作为《每日镜报》的前主编应该公开自己曾进行电话窃听的事实。
对于这一指控,摩根愤怒地予以否认:“她的话是彻头彻尾的谎言!我在《每日镜报》和《世界新闻报》任职期间,从未窃听过他人的电话、从未告诉过他人我曾经进行过电话窃听、从未发表过任何通过窃听得来的报道。”
另据英国《每日电讯报》报道,默多克旗下美国福克斯新闻台的一位前资深主管披露,该台有一个“黑色行动部”,可能对私人电话记录进行了非法窃听,还曾经策划了对该台竞争对手的反情报行动。这位前主管表示,在对记者透露此事后,他本人已经受到了威胁。
“窃听门”扩大调查面
网媒“猛料”缺乏诚信
本报讯 20日,英国首相卡梅伦发表针对窃听丑闻的紧急声明,要求调查所有形式的非法窃取信息的犯罪,除了手机窃听,还包括专门侵入电子邮件账户的黑客行为;调查对象不再局限纸质小报,还将包含广播公司等其他媒体。
《世界新闻报》这家“小报”忽略媒体职业操守的背后,正是资本利益、商业运作的无形驱动,“偏废”了报纸作为“社会公器”的职能。对出事的默多克新闻集团来说,其采编上奉行的“新闻专业主义”,实则是“新闻原教旨主义”,大大扭曲了公正、客观、真实的新闻理念。很显然,新闻集团正因窃听丑闻而丧失了公信力,进而大大损害了默多克的传媒帝国品牌。《世界新闻报》的“自杀”,对英国传媒的职业操守提出了”严重警告“,正在引发民众对西方传媒职业道德的深刻反思。
种种迹象表明,默多克旗下的《星期日泰晤士报》(一份属于严肃类的大报)也涉嫌窃听英国前首相布朗的私人隐私信息,这让“大报”对“小报”的声讨多少显得有些软弱无力。在英国,多年来,类似非法窃听侵犯隐私的“猛料获取”,一直被认为是很多媒体奉行的“潜规则”,类似做法或许还已蔓延至默多克在美国的报业。可以说,20日英国首相卡梅伦的讲话,可谓开启了对西方整个媒体的“整风运动”,英美等西方国家传媒的公信力正在被重新解读。
至关重要的是,在互联网时代,对媒体的“整风运动”,显然不应忽视泛滥于网络的各种不端行为。7月4日美国独立日当天,福克斯新闻台微博的一句“奥巴马总统死了!”引发轩然大波,被全球网友迅速传播,整个互联网为之“疯狂”。事后证实,这是网络黑客一次恶作剧。同样,窃听丑闻曝光后,《太阳报》网站被“黑”,黑客发布“默多克尸体被找到”的假消息。
网媒仍需规范
伴随新媒体的普及,类似网络“猛料”会越来越泛滥。尽管网媒被称为社会的“第五权力”,但网民或从业人员多少有些“良莠不齐”,甚至缺乏如同纸媒那样的职业化、专业化训练,更缺失类似纸媒几百年沉淀下来的操作规范。所谓的“第五权力”,不过还只是一种称谓上的美誉。
网络水军、假帖、假新闻、网络欺诈、网络侵权等行为的肆虐,多少都表明网媒诚信缺失的现实,还引发了一系列新的网络伦理问题,颠覆着原本相对清晰的媒体职业伦理道德。伴随网络技术的发展,炮制虚假新闻的手段更高明、形式更多样,而且具有更强的隐蔽性与欺骗性;网络中“泥沙俱下”的信息流,让真相更加真伪难辨。在网络时代,事实真相“还原权”最终由纸媒完成表明,网媒公信力的塑造任重道远。 (毛玉西)
记者球探体育比分:
“窃听门”难改英国政局
据新华社电 分析人士指出,“窃听门”事件给英国反对党工党领导人米利班德提供了向卡梅伦发起反击的最好机会,而且他也充分利用了这次机会,并取得一定成效。
莫里民意调查公司20日公布的调查结果显示,有52%的被调查者认为卡梅伦应对窃听事件表现不佳,近一半的公众认为,米利班德在此事上的表现较好。
但一些球探体育比分:家认为,由于目前为止卷入丑闻的只有个别政府官员和警方高官,再加上英国眼下面临着复苏经济、削减预算、改革医疗卫生和福利体系等更迫在眉睫的重要问题,窃听事件还不至于影响政府的主要日程,暂时还难以改变政坛格局。
英国著名评论员菲利普?斯蒂芬指出,一旦“窃听门”事件引起的震荡减弱,英国的政治环境很可能恢复原状。选民们关心他们的生活水平是否下降,而卡梅伦则需要证明他采取的紧缩政策是值得的。到下一次英国大选时,这次窃听事件可能看起来更像是小事一桩。
英国波普勒斯公司19日公布的民调结果在一定程度上验证了斯蒂芬的观点。尽管米利班德及工党在“窃听门”事件上大出风头,但民调结果却表明,如果马上举行大选,工党的支持率甚至比上个月还降低了一个百分点。 新华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