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期民族主义运动的目的
欧洲一些思想家和他们的追随者提出“民族”这一概念,并对“民族”的地理范围和人口边界进行构想,宣扬“民族”意识和推动社会上的“民族主义”运动。他们这样做只有一个目的,那就是利用这类新政治实体的创建,努力摆脱原有的传统封建统治制度,打破旧的社会体系,在新的政治原则和政治理念的基础上建立新型的“民族国家”和新型的社会体系。
两位学者曾经精辟地总结了“民族主义”运动的最终政治目的。凯杜里认为,“民族主义认为人类自然地分成不同的民族,这些不同的民族是而且必须是政治组织的严格单位…… 除非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国家,享有独立存在的地位,否则人类不会获得任何美好的处境”。同时,“各民族是由上帝所安排的相互分离的自然实体,因此最佳的政治安排的获得是当每一个民族形成了独立的国家的时候”。盖尔纳总结认为:“民族主义首先是一条政治原则,它认为政治的和民族的单元应当是一致的。……民族主义是一种关于政治合法性的理论,它在要求族裔的(ethnic)疆界不得跨越政治的疆界”。但是现代民族主义不鼓励这种政治目的。
民族主义背后的民族关系
新中国建立之前,中国共产党接受了前苏联的“民族”理论,从社会革命、民族平等这样的政治层面来表述中国的“民族关系”,客观上继承了“辛亥革命”中革命党人的“民族主义”族群观。
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的民族关系总的来说还是比较和谐的。这与中国的基本国情(有两千多年历史的大一统国家、广泛的民族混居和族际融合、汉族占总人口的90%以上、汉族在经济和社会发展方面占有明显优势、中央政府对少数民族的扶助与优惠政策)及具体政策的实施效果相关。例如,20世纪50年代在少数民族地区实行的“土改”和“民主改革”运动,使少数民族民众从心里感激共产党和中央政府,同时到少数民族地区工作的汉族干部的政治素质、政策水平和为人民服务的精神成为凝聚各族团结的有力纽带。近年来,在“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过程中,中央政府和沿海各省在西部少数民族聚居区投入巨额资金,启动了许多大项目,这些项目吸引了许多东部和中部的汉族劳动力来到西部,也在改变西部地区的经济结构和社会结构,这使得汉族与西部少数民族之间的交流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时期,达到了前所未有的深度和广度。新中国建立之后,民族主义在外来思潮的冲击下,有了一定的进展和演变,随之背后的民族问题也需要梳理球探体育比分:。需要在“解放思想、事实求是”精神指引下反思我们的有关理论。在充分和深入的学术讨论过程中逐步达成共识,并根据新的思路来组编调整我们的相关理论,改进相关政策。 (作者为北京大学社会学系、社会学人类学研究所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