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早期历史看美国电影中中产阶级的价值观
www.jjjtsb.com?2012-01-16 11:28? 徐海娜?来源:《学习时报》 我来说两句
海斯法典 美国电影 中产阶级社会 从1930年2月海斯法典正式为好莱坞接受起,该法典统治好莱坞达30年之久,其中所规定的内容带有极其保守的价值取向特征。在这段时期拍摄出来的电影大都严格受到法典的控制和引导。而在20世纪20―50年代这30年期间,“美国前所未有地变成了一个中产阶级国家”。作为能够表现国民心理无意识并深刻影响国民心理的大众艺术形式,美国电影中所反映出来的价值观念与这段时间美国社会的政治经济情况出现了奇妙的契合。 20世纪20―50年代这段时间,美国收入差距的缩小被经济史学家戈丁与马戈称之为“大压缩”,主要体现为富人与劳工阶层差距的急剧缩小。由于大萧条,以及之后拯救了美国的“新政”,大压缩得以实现。“新政”开始后,罗斯福第一任期对富人最高税率高达63%,而第二任期高达 79%(当前的美国社会只有35%)。到50年代中期,由于冷战的开支,使税率高达 91%。各种增税政策使美国财富所有权的集中度明显降低。促使美国以中产阶级为中坚的橄榄型社会成熟并固化。 这30年间,社会意识形态的塑造和反映也一如海斯法典中的规定,总体上呈现出宗教教义式的消极、刻板和严肃。20世纪50年代麦卡锡主义给美国社会带来人人自危的紧张感,而冷战与核威慑的阴云则强化了这种普遍存在的紧张情绪。这种压抑积累了巨大的力量,最终在20世纪六七十年代美国的反文化运动中爆发。而在此之前,电影业对社会主流价值观的塑造、反映及再塑造对民族心理的发展尤为重要。经过20年的反文化运动风潮,到80年代,保守的社会风潮再度回流,成为美国主流社会价值观的主要特色,以美国主流商业大片和奥斯卡获奖影片为代表。虽然后来电影审查制度为电影分级制度所代替,但直到今日,在这些美国主流电影中仍然能窥见海斯法典的身影。 (本文中引文来自以下著作:《禁止放映:好莱坞禁片史实录》,《美国受众成长记》,《不宣而战——好莱坞VS.全世界》,《电影与垄断组织:从经济上对美国电影的研究》,《好莱坞电影机制研究》,《美国怎么了?一个自由主义者的良知》) |
- 心情版
- 请选择您看到这篇新闻时的心情
- 查看心情排行>>
- [ 12-19]“中产阶级”是传统意义上的阶级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