球探体育比分_篮球比分直播-投注官网

图片

篮球比分直播_球探体育比分-投注官网

图片
您所在的位置: 东南网 > 西岸时评> 星闻码头 > 正文
缺乏翻译,中国文化如何走出去?
www.fjnet.cn?2009-12-09 09:23? 南桥?来源:南方网    我来说两句

在最近举办的法兰克福书展上,作为主宾国的中国专门有“版权服务站”;书展上也签下了多笔版权订单。据报道,书展期间,中国内地出版参展团共签署版权输出3553项,其中合同2417项、意向1136项。又及,11月17日新闻出版总署召开“经典中国国际出版工程”专家评审会,对112家出版社提交的311个项目进行初评。该工程包括“中国学术名著系列”和“中国文学名著系列”两大系列。

就在这个时候,著名翻译家杨宪益先生去世了。

这些事看似风马牛不相及,实在前后关联。中国文化“走出去”,需要杨老先生这样的人物。杨宪益和戴乃迭夫妇在中译英领域里,就好比中国两弹一星事业里的钱学森。杨戴二老,或许抵得上311个送评项目两大系列工程。

严格说来,文化推广并不能按照工程思维按部就班招标投标这么办。不然,只会产生豆腐渣文化工程。在“版权交易”的诸多新闻中,有些人对版权输出交易的“丰收”沾沾自喜。可这些交易卖的不是打着Made in China标志,交给货运公司就可以完事的有形产品。我们这里讨论的,是这些文化产品走出去所需的人肉桥梁——翻译。

如中国翻译协会副会长黄友义在《人民日报》撰文所指出的那样,“没有翻译,谈中国文化走出去,谈提高软实力就是句空话。”根据黄先生的说法,中国真正合格的“中译英”人才不足百人,人才的匮乏将导致文化上的“逆差”。

通常情况下,从A语言到B语言的翻译,通常是由以B语言为母语的人士来做,比如英文作品翻译为中文,则由中国人翻译的情况居多,翻译成英文,则由以英文为母语的人士来翻译居多。但是黄先生感慨,找不到合适的外国人来担当此任务,汉学家则产量有限,那么很多中译英的任务,最终还是由中国人自己去译。


责任编辑:刘宝琴
相关新闻
更多>>视频现场
相关评论>> 
 赶集网  火车票  福州分类信息  福州租房  福州二手房  福州招聘  福州兼职  福州二手  福州二手车  福州公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