仅有爱心采摘还无法彻底治愈“柚伤”
www.fjnet.cn?2011-12-12 10:05? 莫送弟?来源:东南网 我来说两句
在中国“柚都”平和大量蜜柚滞销后掀起一轮爱心采购后,非蜜柚主产区的厦门,不少柚农手中的蜜柚,仍积压在枝头。即使进入了最后的采摘时节,但集美后溪新村的果农老陈,七万多斤的柚子一个也没卖出。柚农的困境在哪,厦门还有多少柚子待售?导报记者走进厦门最大的产柚区——— 集美后溪坂头一带,进行实地调查。(12月9日《海峡导报》) “增产不增收”、“柚贱伤农”的一幕幕,让人不禁联想起叶圣陶那描写“谷贱伤农”的经典名篇——《多收了三五斗》,而卖不出去就烂在枝头的残酷现实,更折射出柚农的无奈与辛酸。一斤柚子六七毛钱,扣除化肥农药支出、人工管理成本,连保本都难,问题是,即便如此亏本大甩卖,居然还卖不出去。 为避免果农流汗又流泪,广泛号召和开展农家乐爱心采摘,继续挖掘需求信息为果农牵线,很有必要,非常值得称道。毕竟,因供需信息脱节,“柚农卖不出、市民吃不到”的情况还一定程度存在。不过,仅有爱心采摘,还无法彻底治愈柚农的“柚伤”,往往救得了一时,救不了长远,救得了甲家却可能遗漏了乙家。 据柚农介绍,柚子摘下来,需要经过密封、套袋后,才能上市。但目前,厦门还没有一家这样的包装厂。这一劣势,导致厦门柚失去竞争力,在漳州平和柚的冲击下,卖柚只能看商贩脸色。“厦门还是需要建这样的包装厂,这样,厦门产的蜜柚,就可直接包装完后运到中埔水果批发市场等,变劣势为优势”,厦门柚农的期待,希望能早日变成现实。 近些年,桔贱伤农、谷贱伤农、猪贱伤农、鱼贱伤农等时有发生。究其根源,在于小农经济的局限,仅靠农民“单打独斗”,无法对市场供求及价格等信息波动无法准确预测,更无法与其他市场主体平等博弈。比如,短期市场利好,容易诱发一窝蜂种植,等到扎堆上市,往往就演变成你亏我亏大家亏! 对症下药,还需政府善用“看得见的手”来调控和引导。比如,做好产业布局与引导、价格预警与滞销对策、供求信息采集与发布等等公共服务;又比如,培植和扶持农产品深加工企业,提高农产品附加值;更关键的,还需引导和帮助农民成立各种农业合作组织,联合起来抵御市场风险。 “不怕农户分散,组织起来就有力量”,成立于1961年的韩国农协,拥有1300多个基层社和240万社员,整个韩国约99%的农户都是其会员。为帮助农产品实现市场价值,韩国农协在全国成立了12个农产品流通中心,批零兼营,各中心销售的农产品占产地同类产品流通数量的60%,基本掌握了定价权,农民卖产品不怕“吃亏”。 韩国农协的经验,或值得咱们借鉴。唯有多管齐下,“柚贱伤农”的悲剧才不会上演! |
- 心情版
- 请选择您看到这篇新闻时的心情
- 查看心情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