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浪汉是现代城市精神试金石
www.fjnet.cn?2012-07-05 09:05? 傅达林?来源:京华时报 我来说两句
针对高架桥下浇筑水泥锥驱逐流浪汉一事,广州市建委回应称,这些水泥锥建于10多年前,当时确是为了防止流浪汉在桥底露宿。 令人刺眼的水泥锥,虽是10多年前城市管理旧思维下的遗留物,但其存在至今,既贬损了流浪汉的生活权利,客观上造成了流浪汉“无立锥之地”的结果,也为现代城市精神留下了污点。 每一座现代化都市的崛起,不仅表现为钢筋铸造的高楼大厦,更体现在城市精神的内涵塑造。人类赖以栖息的城市决非冷冰冰的水泥森林,而应是充满关怀与爱的精神家园。不同的城市或许会凝聚成各具特色的城市精神,但平等、宽容、开放都应是现代城市精神的底色。缺乏对弱者生存权利的关怀,潜意识里将流浪者视为“二等公民”,显然违背平等、宽容的城市精神。一座排斥流浪汉的城市,又能期求它会带来什么样的温暖生活? 在舆论关注下,铲除这些历史遗留的水泥锥并不难,难的是如何根治有些城市管理者心中的“水泥锥”。比如深圳,在河道桥下铺水泥锥被质疑缺乏人道关怀,当地部门竟称是“为流浪者安全着想”,而罗湖更是“恰逢其时”地出台街头有乞丐城管要扣分的新规。这样的信息组合在一起,让我们看到10多年前浇筑水泥锥的思维丝毫未变,甚至还有推向制度化的趋势。 城市不是专供VIP享受的高档会所,奉行“衣冠不整者莫入”。过于追求“洁癖”的城市管理思维,本质上折射出管理者的政绩观发生了扭曲,流浪者的权益往往被城市发展的“大战略”所绑架,显得无关紧要甚至格格不入。这往轻里说是褊狭与小气,往重了说则有侵犯公民平等权利之嫌。 一座城市的舒适度不取决于外观的鲜亮,而取决于生活在这座城市里的人是否舒适、安定,其权利是否受到法治化保障,其心灵是否能够得到妥帖的安顿。以此衡量,只有尊重、包容、平等对待流浪汉的城市,才是我们心中温暖的栖息地。 |
- 心情版
- 请选择您看到这篇新闻时的心情
- 查看心情排行>>
相关新闻
- [ 07-04]城市管理须破除“水泥锥思维”
- [ 07-04]“无主”水泥锥难道是太空人所造
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