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来帮公众看好政府钱袋子?
www.fjnet.cn?2012-08-06 07:59? 广州日报?来源:广州日报 我来说两句
社会卧虎藏龙,代表看不懂的预算报告总会有人看得懂。另外,“打酱油”也是生产力,公众围观必然对决策者形成巨大心理压力。 预算法修正案草案二审稿征集意见昨日截止。截至前晚,在全国人大法律草案征求意见系统中,草案征集到的意见超过30万条,超过了去年个人所得税法修正案征求意见时收到的23万多条。 与去年个人所得税修正案征求意见的张扬相比,预算法修正案征集意见稍显“低调”,没有专门的新闻发布会,没有太多报道,如果不是全国人大网的常客,都不晓得有这么回事。即便如此,仍能收获超过30万条意见,足以窥见公众对被喻为“经济宪法”的预算法之关切。有人说,连乞丐都关心预算法,因为他用乞讨来的钱买东西时也在纳税,看来还真是这么回事。 逾30万条意见,能否撬动《预算法》像《著作权法》(草案)一样来次大修,还是笑骂由人,我自为之?有待球探体育比分:。此番预算法修正案征集意见搅动一池春水,普通公众之外,许多法学、财税专家也开出许多“药方”,譬如“技术派”建议增加人大预算工委编制,以应付沉重的初审业务;“权利派”建议减少授权,增加人大审批。以各自学术认知切入这个公共话题,即使言之凿凿、貌似有理,盲人摸象亦在所难免。只因政府预算,或者说看好政府“钱袋子”,不仅是一个经济、技术问题,而是一个法律、政治议题,甚至涉及权力授予与归属。假如不在这个层面切入,就算增加人大初审人手,政府乱花钱的现象也难以得到根本性改观。 政府预算体现着公众的授权与限权过程,它的逻辑起点是:政府的每一分钱都来自公众,因此要受到公众约束。而在一个缺乏这种约束的现实中,政府官员与民众都会出现“财政幻觉”——官员以为财政资金是“自己的”,爱怎么花就怎么花,别人管不着;民众也认为反正这钱不是我的,他们想咋用就咋用,轮不到自己说话。经过多年的觉醒,“双重幻觉”的平衡已被打破,而呈现单边性,且这种单边性随着公共财政“蛋糕”的迅速做大而进一步固化。 由于不同的政府机构可能有不同需求,从而可能诱导预算决策偏离公众意愿。为解决这个问题,需要设计某些制度,给预算决策者一定的压力,使其做出的预算决策尽量与公众愿望保持一致。“瓶颈”恰恰就在这里,公众在政府预算中的参与不足,没有足够的机会、渠道和参与预算过程,难以对决策者形成压力,约束与监督几近虚无。虽然相关的制度设计中,这项职能形式并未虚置,由各级人大承担着,然而刚性不足,绩效欠奉。至于原因,一言难尽。其中,大多数业余代表的专业素养不足,预算报告尚看不懂,审批监督从何说起? 进一步提高预算透明度与公众参与度,或许是提升政府预算科学性、民主性、合理性的可行之道。一方面,社会卧虎藏龙,公众中汇集着各行各业的专家、学者和精英,他们也不乏参与公共事务的热情,代表看不懂的预算报告总会有人看得懂;另一方面,“打酱油”也是生产力,公众围观必然对决策者形成巨大的心理压力,从而减少决策失误,提高政府预算透明度的意义正在此。善治例子是,中央部门近年定时向社会公开财政预算、决算,有效地按住了各部门三公经费的增长势头。 |
- 心情版
- 请选择您看到这篇新闻时的心情
- 查看心情排行>>
- [ 08-06]珍视31万条意见,让预算制度更完善
- [ 06-28]预算法修改能否倒逼出“廉价政府”
- [ 06-28]期待审计报告促预算制度尽快完善
- [ 06-18]预算公开:政府、媒体、公众都在学习
- [ 06-08]监督有力,预算才不会“漫天要价”
- [ 04-25]预算公开要做到人民满意
- [ 03-08]无“综合预算”,则无“全民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