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心失灵”打破志愿主义神话
www.fjnet.cn?2013-01-10 13:02? 徐 娟?来源:东南网 我来说两句
日前,河南郑州网店店主“戚小猫儿”拿出5万多元衣物进行义卖,帮助一对双胞胎女童到北京进行脑瘫手术筹集善款。令她没想到的是,当天上午一开门,这些衣服近乎遭“哄抢”,一些顾客抱着一堆衣服,在捐款箱中投下10元、20元,还有的只投下几个1元硬币……(1月9日《大河报》) 正所谓一场义卖,看尽百态,给人的感受也是五味杂陈。有人把义卖当次一次爱心捐款,也有人把活动视为“占大便宜”的良机,还有人“合情合理”地将义卖规则利用到极致,按他们的话说就是“不拿白不拿”。其实,这样的情形不止一次上演。仅以去年为例,9月,山东济南一间无人看守的“自助爱心义卖屋”,义卖商品竟被偷光,自助投币箱被撬;12月,有30个国家驻穗总领事馆参加的广东省首届国际慈善义卖活动,竟收到5000元假币…… 生活因爱而灿烂,生命因爱而延伸。“戚小猫儿”们的爱心义卖活动,不仅用自己行动构建了“心”的长城,给这个寒冬增添了许多温暖,还传递着社会大众对这对双胞胎女童的真诚祝福和真情扶助。这种“正能量”尤其需要精心呵护。与此同时,我们更要深刻反思,是什么导致了一些人见利忘义,捡了眼前利益这粒“小芝麻”却丢了高尚心灵这个“大西瓜”? 美国公共政策学者、非营利组织研究专家赛拉蒙曾经针对民间慈善的局限性,提出了著名的“志愿失灵”的概念。这个概念有二个层面的含义,客观上,由于义工服务工作常常由有爱心的志愿人士担任,不可避免地影响组织绩效和服务质量;主观上,由于人思维的不确定性,在谋求自己利益最大化面前,不可避免地做出一些与平时表现的迥异行为。回过头看,郑州这次爱心义卖遭哄抢,也是一次“爱心失灵”,同样有主客观方面的原因叠加。举办方更多考虑的是人们“应当”会捧着一颗爱心前来,甚至畅想活动的火爆场面,“义卖会很成功”,却疏于组织策划,缺乏外在力量的帮助,以及应有的榜样激励和应急之策。我们不能把那些哄抢者的行为都归结为人心不古,相信在正常情况下,在没有哄抢“效应”的带动下,他们是不会做出这些举动的。 屡屡出现的“爱心失灵”现象,打破了传统的“志愿主义神话”,从另一个侧面提示着我们对民间慈善活动要给予更为理性的认识。要让义卖的爱心换来完美的结局,只有爱的激情和奉献是远远不够的。在加强爱心引导的同时,需要非政府组织的帮助,需要专门团体的策划,需要各种媒体的宣传,需要义工群体的参与,这一切都是促使这项阳光的事业更阳光,公众的爱心正常展示和争相迸发的必要“门槛”。 |
- 心情版
- 请选择您看到这篇新闻时的心情
- 查看心情排行>>
- [ 01-12]“爱心妈妈”将接受什么惩罚
- [ 01-12]被“烧伤”的“爱心妈妈”
- [ 01-11]在社会和政府的良性互动中释放爱心
- [ 01-07]改革收养制度激活社会爱心
- [ 01-07]“爱心事业”尤需公共权力善意监护
- [ 11-15]以爱的名义让爱无限放大
- [ 11-15]千元吃面不仅是帮助,更是尊重
- [ 11-15]“慈善透明”远比“捐款便利”更当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