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制造业竞争在未来
www.fjnet.cn?2013-03-19 08:29? 庄 芮?来源:人民日报 我来说两句
“让美国成为新增就业和制造业的磁场”,美国总统奥巴马在第二任期的首份国情咨文中喊出重振美国制造业的口号。此前,苹果公司宣布从2013年开始把部分电脑生产迁回美国,又为美国制造业“回流”本土增添了一份新料。 不少人认为这是美国掀起的一股“再工业化”浪潮,实际上奥巴马执政以来的各种原文表述,始终强调的是“重振制造业”,而非“再工业化”。并且,美国制造业自上世纪中期以来也未曾“衰落”,而是部分向海外特别是发展中国家转移,即所谓“本土收缩”。 也正是因为“本土收缩”,包括苹果手机在内的诸多产品才会在中国生产。美国从中国进口的产品多为生活和办公的必需品,需求弹性较低,进口量不会因美国重振制造业而出现较大波动。这在2009年发布的《美国重振制造业框架》中也有体现:“那些劳动力高度密集的、耗费原材料的制造业并不适合‘美国制造’”,美国是要“抓住未来制造业的机会”,如清洁能源产业、生物工程、航空航天、纳米技术等等。 美国重振制造业不会对现有的美国自华进口结构及进口量造成大的影响,也不会对中国劳动密集型制造业如纺织、服装、鞋类、玩具等行业造成太大冲击,却很可能对我国正在努力培育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形成挑战。2012年7月,《“十二五”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明确指出,我国将努力培育和发展节能环保、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新能源汽车等战略性新兴产业。这些产业发展重点,与美国重振制造业的核心存在较大相似性。 这个结果不知道应该令人高兴还是令人担忧。如今,重振制造业已然成为美国付诸实践的一个战略。该战略客观上为中国传统制造业维持发展保留了一定的生存空间,未来3—5年,那些带有传统优势的“中国制造”类产品仍然具备发展机遇和出口机遇。对此,中国应理性认识,不必过分担心美国重振制造业带来的冲击,更不必以此为外部压力盲目强化传统制造业。相反,中国需要努力加快自主创新步伐,加快改变产业结构,在“第三次工业革命”中争得一席之地,在未来新兴产业的全球竞争中占得先机。 (作者为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国际经济研究院副院长) |
- 心情版
- 请选择您看到这篇新闻时的心情
- 查看心情排行>>
- [ 01-09]制造业回流美国绝非旦夕可成
- [ 11-30]制造业复苏或比以往更加艰难
- [ 11-05]非制造业PMI上升不等于产业结构改善
- [ 09-16]中国制造业优势绝不可丢
- [ 07-21]制造业的出路在何方
- [ 07-20]扩张内需预防制造业寒流来袭
- [ 06-28]足球低迷与制造业变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