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日新月异,管理繁复多姿。无论从路权对应的责任来说,或者从新交规传递的执法取向来看,福州的“限摩限超电”政策,其实都可以理解。警方为群众建立电动车信息网络综合应用平台,旨在有效降低市区电动自行车交通违法率、遏制交通事故及盗窃案件的发生率,可谓裨益民生,初衷良善;而“贴黄标”的过程劳心劳力,其实也挺不容易,需要理解与支持。 然而,目的正义,不代表程序正义。就像家长不能因为“为了孩子好”就可以随意翻看孩子日记、国产奶粉不能有了“民族品牌”的幌子就逼着消费者只能买国货一样——任何良好的政策初衷,都要经得起群众理性与常识的考量。 根据2010年发布的《福州市电动自行车管理办法》,此后上牌的电动车,车辆信息已经完全是登记在册了。当时车主不仅登记了个人身份信息,上缴了购车发票,领取到的《电动自行车行驶证》上也已非常完整的登记了车牌号、行政区划、车辆所有人、身份证号码、品牌、型号、车架号码等详细信息。今天的“贴黄标”又要重来一次,于是难免有三重追问:一者,当年登记的信息,时间并不算久远,梳理联网一下,应该不难,为何非要从头开始?背后的原因,究竟是信息管理失范还是行政效率低下?二者,此前登记注册的时候,收取了“10元牌证工本费”,如今“贴黄标”,谁为成本埋单——如果是车主,这算不算转嫁管理成本;如果是地方财政,要不要追究当年登记信息管理不善的责任?三者,“贴黄标”的做法,虽然初衷良善,但看到没贴的就认定为有“赃车”嫌疑,这算不算有罪推定?实践而言,别说小小的“黄标”,就是技术含量高的身份证、毕业证还有满大街的造假者,这“黄标”难道就不会出现“山寨版”?如果贴了“黄标”就像穿了御赐黄马褂,可以不查不问,谈何“遏制交通事故及盗窃案件的发生率”呢? 昨天登记上牌,今天“贴黄标”,明天会不会挂红丝带?一项公共政策要赢得民意、顺贴民心,不仅要增益公共利益,更要体现制度的连贯性、客观性与逻辑性,经得起效率与公平的考量。 ? |
相关阅读:
- [ 01-17]市委书记改乘国产电动车说明了什么?
- [ 12-23]“400元电动车拖车费”太夸张
- [ 09-04]对新标准电动车该怎么管理呢
- [ 09-03]电动车划归机动车管理靠谱么?
- [ 12-30]电动车挂牌,还应给车主“指南”
- [ 06-09]深圳电动车禁令,在试探民意?
- [ 06-01]整改电动车 公共决策应多些公共性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大 中 小】 |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jjjtsb.com 篮球比分直播: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