卖花老人无疑是幸运的,但这种带有偶然性的救助模式,并不能解决他今后的所有的问题,也无法保证类似遭遇的人都得到妥善救助。更期待社会救济机制能更加完善。 最近,一位卖花老人的故事在微博和朋友圈热传:有位年逾古稀的邯郸老大爷,多年前领养了一名患有癫痫的孤儿,这些年曾辗转多地给养子治病,如今为筹钱在北京做开颅手术,他每晚都在三里屯附近卖花。发帖者公布了老人卖花的地点,号召大家前去买花以示支持。本报记者已证实,网帖内容和老人身份属实。 这是社交媒体时代“微资助”的一个典型样本。在获知卖花老人的故事之后,不少人专门跑到网帖所指的地点买花,很快就将老人准备的花草一扫而光;有热心人直接将百元大钞塞到老人手中,也有人递上名片称愿意提供帮助,还有人准备通过网络为他筹款。众人拾柴火焰高,相信卖花老人的燃眉之急很快就能化解。 每座城市有很多类似的困厄之人,但人们对这位卖花老人没有袖手旁观,关键原因在于,这位老人身上原本就透着爱与善的光辉。老人与患病的孤儿并无血缘关系,但抚养多年之后仍不离不弃,甚至愿意抛却尊严在异乡街头卖花凑药费,这本身就值得点赞。人们对卖花老人的积极资助,正是对他的一颗善心的嘉奖。 在下班路上买一盆花,对心怀爱心者来说或许只是举手之劳,但对急需救命钱的老人而言却意义非凡。我们能从众人爱心帮扶卖花老人的举动中,感受到一种涌动不息的“正能量”。在一些虚假的网络求助、地铁乞讨透支公众的信任后,仍有那么多人愿意向卖花老人伸出援手,更是殊为不易。 不过,卖花老人的困境应该尽快由相关职能部门接手,唯有如此才不至于让这位老人破坏既有的城市管理规则。 如何对待弱者,是检验社会文明程度的标尺。一个良善社会,不应该让卖花老人这样的善良之人感到绝望。卖花老人无疑是幸运的,但这种带有偶然性的救助模式,并不能解决他今后的所有问题,也无法保证有类似遭遇的人都得到妥善救助。正因为如此,在媒体和公众慷慨相助之后,相关职能部门更应拿出救助行动。 最新消息称,老人户籍所在地的民政部门,已表示将对其给予更多资助。我们希望这只是一个开始,更期待社会救济机制能更加完善。 本报特约评论员 汤嘉琛 |
相关阅读:
- [ 12-27]社会救助,请开启尊严模式
- [ 11-04]社会救助应驶上法治化的快车道
- [ 11-01]社会救助不要止步于临时救助
- [ 10-31]全方位织牢安全网,让困难群众“求助有门”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大 中 小】 |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jjjtsb.com 篮球比分直播: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