举国关注的《不动产登记暂行条例(征求意见稿)》征求意见期已经结束。意料之中的是全社会的高度关注和舆论热议。而多少有些出乎条例制定者意料的,是法学家、法学界的声音最多、最高、最受关注。他们通过报刊、杂志及各种电子媒体,从法学透视条例的来龙去脉、前世今生。这些法学意见,也最受公众欢迎。围绕条例征求意见稿的大讨论,成为私有财产入宪、物权法制定之后,改革开放以来关于公民财产权的又一个讨论高峰。这体现了中国社会的巨大进步,表明全社会法治意识正日益成熟。 当初,在这部条例的制定过程中,一些声音将焦点主要引向“以房查人”“反腐利器”“房地产调控法宝”等层面。然而,经过一个月的大讨论,人们更加明白,这部条例的上位法是物权法,这部条例的“生命线”是不动产权利人的权利,条例出台是落实物权法的应有之义。相对于物权法已实施7年来说,这部条例可谓姗姗来迟。 一个值得关注的现象是,在私有财产入宪和物权法制定过程中,如影随形针对“私人财产”的成见和质疑,在不动产统一登记的大讨论中几乎已经没有踪影。从个人可以拥有合法财产,到个人可以拥有自己的房产,再到农村居民拥有对集体土地的用益物权,宪法和法律对个人财产、国家财产的平等保护,已经成为我们这个法治社会的公民常识。 严格以法治的视角审视条例征求意见稿,不动产登记确实可以起到“以房查这些人”等反腐作用,但保护权利人各种权利,包括隐私权利,保护交易安全,包括非利益相关方不得查询泄露不动产权利人信息,这些法治社会的基本原则,已经成为普通人能够理解的社会共识,这无疑是一个巨大的进步。 在条例公开征求意见过程中,人们既认识到这一条例从法源法理上的重要地位,也意识到不能让一部条例“小马拉大车”。要根据征求意见的结果,推动相关法律的修订。在众多意见中,适时将条例上升为不动产登记法、加快修改土地管理法、重启20年前搁置的土地法立法进程等意见,特别引人注目。从长远看,侧重行政管理权力的不动产管理模式,必然要向侧重民事权利保护的模式转变。更多考虑行政管理方面的土地管理法修改后,以民事权利保护为核心的根本法——土地法何时启动立法应当进入各方视野。 (新华社记者王立彬) |
相关阅读:
- [ 09-11]晒的财产没问题就能算“清官”吗
- [ 08-20]应建立贪官财产追偿退赔机制
- [ 08-19]官员财产公开需“车改”式顶层设计
- [ 08-18]官员的财产公示试点不能只是为了博人眼球
- [ 08-14]拟任官员财产公开关键要真实可查
- [ 08-11]“新提任官员财产公开”需尽快落地
- [ 07-21]“贪老虎”武长顺如何攫取过亿财产?
- [ 06-10]放大官员财产“不申报不提拔”的破冰效应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大 中 小】 |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jjjtsb.com 篮球比分直播: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