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剧戏院曾遍布武汉三镇,那时最流行的娱乐是花两角钱去“新市场”看一天戏,著名评书表演艺术家何祚欢用“俯拾即是”来形容。不同档次的戏院和票价,满足不同人群需求。当时的戏院或茶坊,都是将娱乐、消费、聚友、休闲等功能融为一体,轻松舒适的环境使得戏院、茶坊人满为患。(4月23日《武汉晚报》) 报道所描述的老武汉生活生动异常,满满人情味,让人不由心生向往之。你想想,茶楼馆肆里,各色人等,会友攀谈,听曲看戏,人声鼎沸,这种贯穿于城市生活里的休闲场景多么融洽和接地气。难怪乎,听这些“爷爷奶奶讲过去的事”,会让人有亲切感,不禁编织美好想象。这其实是一种文化上的怀旧。比如我们经历饥饿,但是却不会怀恋饥饿感,而这些立体丰满的市井生活片段会触动你,与物质文明的发展程度未必有多大关联,它不过是人们对过去生活的一种情感记忆。 不同城市,市井生活会自成一格。比如,在岭南的老广会喝早茶来一盅两件,听粤剧曲艺,钟意逛各种花市。老北京人提着鸟笼在胡同院里遛弯、上海人不论贫富都要过把讲究的日子。而汉剧院、“新市场”、前进四路戏台街等,这些为武汉人记忆,能引起共鸣,在于其“汉味”。这些有“汉味”的文化怀旧和可以共同分享的集体记忆,载满了老武汉的“乡愁”。 城市在今天,不仅意味着要更高的摩天大厦和更繁华的商场,与城市相伴的实实在在的市井生活方式和心灵状态同样重要。它不来自简单仿冒的古建赝品,也难在一场文化风波中草草获得,唯有经过漫长时间的积累,形成人与人之间、人与社区之间的和谐分工和相处模式,逐渐创造属于在地者的令人舒适的独特文化。 正如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提出的“要让居民望得见山、看得到水、记得住乡愁”。在城市发展里,不让生活在其中的市民觉得怅然若失,留得住乡愁,并不是说城市发展要倒回过去,而是要把过去找回来,尊重城市历史记忆和个性文化,给市民的文化自我创造和表达多一些空间。 |
相关阅读: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大 中 小】 |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jjjtsb.com 篮球比分直播: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