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因为在人群中多看了你一眼”便恨从心头起,恶向胆边生,这位快做妈妈的少女,拳头里弥漫着如此强烈的暴戾之气,让人胆颤心惊,倒吸凉气。所谓养不教父之过。人们在慨叹之余,将矛头直指家庭教育也顺理成章。但种下暴力种子的,又岂止是父母? 在这起暴力事件中,有两个问题难以绕过:其一,十几岁正是读书的花季年龄,义务教育阶段尚未走完,何以早早走上了社会?被打的初二女生,学校站出来了,可是,打人者也未成年,谁又该站出来领回责任?其二,按照相关法律,致未成年少女怀孕,不管是否涉及强奸,也属违法犯罪。那么,是谁让一个少女变成了准妈妈?一个缺乏自尊的人,是很难懂得尊重他人的;一个缺乏对生命的敬畏,将同情悲悯随手丢弃,甚至连正常的社会伦理、善恶美丑观都发生颠倒错乱的人,包括这位嬉笑的少女,拍摄视频者以及背后的男人,除了可恨可怕可耻,更可怜到让人心疼心酸。 我国法律规定,年满十六周岁的行凶者应承担相应刑事责任,未满十六周岁的则不予刑事处罚,但民事赔偿却不可免。这是对作为主体责任人的父母监护责任缺失的惩罚。但这样的惩罚,值得商榷。一者,孩子法盲,责在父母,但更有教育机构的法制教育缺失、社会大环境的侵染等因素;二者,当代社会,人口流动具有客观必然性,甚至父母已经无可选择。这是社会的欠账,按照罗尔斯正义原则,社会就有责任和义务给予适度补偿。这种补偿,有教育层面上的,也包括经济方面。板子全打父母,责任全赖孩子,是卸责,也是以暴治暴,不可取。 空谈只会误事,反思之外更要有行动。如何补上未成年人的道德与法制教育的短板,既要着眼当前,更要立足长远。于政府而言,就该从制度层面,为农村尤其是偏远薄弱农村的留守孩子提供亲情输送的渠道;于学校,则必须摆脱“不在学校出事就好”的怠惰思维,多走进孩子内心,帮助那些迷茫徘徊的孩子走出困境;而家长,也应少一些功利心态,多陪陪孩子,给他们的爱多一点。人生旅途的空白越多,危险就越大,遗憾就越多。如何从思想根源上帮助孩子祛除暴戾之气,安全趟过青春的沼泽,这是摆在全社会面前的一道亟需解决的课题,谁都无权置身事外。 |
相关阅读:
- [ 06-23]熄灭“暴戾远光” 当倚法器“屠龙”
- [ 06-03]社会暴戾之气还需柔性化解
- [ 12-06]面对暴戾女孩,需要反思什么
- [ 10-17]网络煽动暴力会让暴戾蔓延
- [ 08-28]舆论当为“社会暴戾之气”降温
- [ 08-01]用利剑高悬剪断暴戾之气
- [ 08-01]你可以拒绝被暴戾俘虏
- [ 07-29]共同维护法律底线,向暴戾坚决说不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大 中 小】 |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jjjtsb.com 篮球比分直播: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