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当夏日晚上,或是逢年过节,他和她都会相偕到村里的亲戚、朋友那里坐一坐,聊一聊。虽然没有手牵着手,肩搭着肩,但在我眼里,他们是最美的“牵手”。
他叫吴清其,72岁;她叫吴样花,67岁。他们是我的姑丈、姑妈。闽南人把自己的另一半亲昵地称为“牵手的”,我的姑妈和姑丈已“牵手”45年了。
姑妈和姑丈是同村人。1960年,姑妈18岁,听父亲说,当时姑妈人如其名,是远近闻名的“村花”,追求者很多。那是个吃了上顿没下顿的年月,我爷爷满心要给姑妈找个家境殷实的人家,好让她填饱肚子。可姑妈偏偏喜欢上一贫如洗、老实憨厚的后生吴清其。爷爷不同意,坚决反对他们来往。姑妈脾气也很倔,非吴清其不嫁。爷爷安排了几个小伙到家里相亲,姑妈不是避而不见,就是冷言冷语。这样“拉锯”了4年,爷爷最终拗不过心肝女儿,1964年,姑妈终于和心爱的人结合了。
姑妈嫁到姑丈家后,一改往日小姑娘娇羞的姿态,每天早早卷起袖子、挽起裤管,和姑丈到田里忙活。姑丈心疼姑妈,总是抢着干重活、累活、脏活。歇工回到家,姑妈烧饭做菜,姑丈就负责挑水、烧火、摘菜。吃饭的时候,姑妈总是给姑丈盛上比较稠的饭,自己则吃稀得可以照出人影的稀饭。
姑丈、姑妈心地善良是有口皆碑的。1976年底,邻村一个叫木仔的人欠了姑丈300元钱,临近篮球比分直播:,姑丈向那个人讨钱。回来后,姑丈说没讨到,还倒贴了20元。姑妈就问为什么。姑丈说,他到了木仔家,看到他的房子破烂不堪,老婆还是一个“药罐子”,他不好意思开口,还从袋子里摸出仅有的20元。听了姑丈的话后,姑妈轻轻握住姑丈的手,叹了一声,没再说什么。
勤快的姑妈、姑丈总是把屋里屋外收拾得很整洁,田里的农活也干得不错,收成很好。加上姑丈有个初中毕业的文凭,在村里兼了个信用社驻村临时代办员的工作,小日子渐渐好了起来。到了上个世纪80年代中期,他们积攒了几千块钱,准备盖几间房子。可就在这时,姑妈病倒了,双脚酸软,站不起来。到医院一检查,说是长年风湿,说不定要长年卧床。
此时,他们人到中年,更是心心相印。在姑妈生病的日子里,姑丈每天都端饭送药、捶背按摩、擦洗身子,搀扶她起来锻炼。在姑丈的精心照料下,一年后,姑妈的病痊愈了,又能站起来走路了。虽然建房子的钱没了,但在姑丈心里,那根本不值一提,姑妈能站起来比什么都重要。他们又能像以前一样出双入对地种田、散步了。
只要夫妻恩爱,不怕过不上幸福充裕的生活。如今,他们已步入小康,住进了宽敞明亮的新房子,用上了现代化的设备。
他们目前年事渐高,儿女们让他们在家享清福,可他们哪里闲得住。姑丈白天还会荷上锄头,到田里溜达溜达;他买了两头小黄牛,让姑妈看管。姑妈每天就乐呵呵地赶着这两个“伙伴”上山。两头小黄牛很快就变成了大黄牛。前不久,两头牛居然被偷走了。姑妈心疼不已。为了宽慰姑妈,姑丈说了好几箩筐的安慰话,又买回了两头小黄牛,让姑妈继续当“牛倌”。白天,他们仍会像从前那样忙着;晚上,姑妈、姑丈有时会打开DVD看芗剧,偶尔跟着哼上几段,有时则相偕着到村里兜上一圈。
点评 这是一对再也平常不过的老夫妻,生活不是非常富裕,但一直恩爱有加。在困难时期,当丈夫不但没讨回被欠的债务,还倒贴时,妻子表现得如此理解。当他们人到中年,妻子得病,说不定要长期卧床时,丈夫没有放弃,更加关爱妻子。正是这种有情有义,对爱的忠诚,他们最终战胜困难,过上幸福生活。
现在一些夫妻遇到一点困难、一点小事动不动就离婚,或喜新厌旧。这是对自己幸福生活的极不负责任。看看这对风雨同舟的老夫妻,也许会明白些道理。这正是《家庭和谐初探》一文所说:要认识和掌握夫妻间的“剪刀差”原理。要深刻认识“原装(原配)的好”的道理。“十年修得同船渡,百年修得共枕眠。”坚定“结发为夫妇,恩爱两不已”、“贫贱之交不可忘,糟糠之妻不下堂”的信念。这是维系夫妻感情、建设和谐家庭的根本保障。
- 2009-10-23全家同唱一首歌
- 2009-10-23勇挑计生工作重担的好夫妻
- 2009-10-23郑盛荣的“婆媳经”
- 2009-10-23为了共同的事业
- 2009-10-23普通农家女 谱写孝老曲
- 2009-10-23三言两语足传情
- 2009-10-23有一种和谐叫包容
- 2009-10-23相互融入 恩爱一生
- 2009-08-16他们在战火纷飞中相恋
- 2009-08-13“夫妻诊所” 用爱经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