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报”走出新天地
www.jjjtsb.com?2012-05-02 11:04? ?来源:福建记协 我来说两句
深入开展“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是新闻战线的一项长期任务,也是一项立足当前、着眼长远,推动新闻事业健康发展的基础性工作。福建广播电视报是专业报,也是俗称的“小报”。因受定位和服务对象的限制,福建广播电视报开展“走、转、改”活动有难点,必须结合自身服务广播电视和受众的实际,充分发挥优势,不断创新形式,丰富活动载体,先后通过服务频率、频道,服务基层广播影视单位,探索立足基层服务群众与促进采编人员文风、作风转变相结合的实践之路,这样就能走出一片新天地,并取得实实在在的效果。 在工作实践中,我有这么一些体会: 只有思想上高度重视,“小报”“走、转、改”活动才能取得成效。“走、转、改”活动刚开展时,有些同志有畏难情绪,认为本报是专业报,而且是每周一期,很难建立联系点,报道形不成规模,不如向各频道、频率的记者约稿,届时在报纸上安个“走、转、改”栏目就行了,上级领导也不一定会责怪。报社班子在研究“走、转、改”活动时,报社主要领导提出,本报一定要有自己的栏目、采访联系点,记者要下基层接地气。作为分管编务的负责人,我配合社长开展宣传动员,制定实施方案。本报制定了采访计划,每周走一个设区市采访,在报纸上开辟《从这里走基层》栏目,每期发表一至两篇本报记者采写的“走转改”稿件,在顺昌建立“走转改”活动联系点,组织记者赴顺昌、清流、建宁、泰宁福安、尤溪等地采访。活动开展以来。共刊登了“走转改”文章26篇,其中《黄小清与她的幸福敬老院》、《农民精彩“转型”下地上班成了上班族》、《女邮递员邹香招的幸福生活》给读者留下深刻印象。 只有立足报纸的服务定位,“走、转、改”活动才能突出自身特色。本报是广播电视报,服务基层广播影视单位和文化产业发展,是应有之义。为此,本报在顺昌建立联系点,记者前往采访张纪中版《西游记》剧组在齐天大圣祖地顺昌举行的开机仪式,并在本报连续发表报道,助推顺昌宝山的旅游开发。最近,本报到石狮市广电局开展“走转改活动”,开辟《时尚石狮》版块,对石狮广电传媒跨媒体、跨业态、全媒体的探索,对石狮的时装创意进行充分报道。我们在“走、转、改”活动中,种好了自己的田,也收获到自己的特色产品。 只有拓展报道领域,“走、转、改”活动才能走出新天地。本报的读者主要是观众、听众,遍布社会各行各业。从广义上说,社会上的各行各业、各类群体也应是本报的报道服务范围。因此,在“走、转、改”活动中,我们带领记者到将乐、泰宁、建宁、长汀、霞浦、福鼎等县域和多乡镇的工矿企业、农村等地蹲点体验生活。《黄小清与她的幸福敬老院》突出了爱的奉献,《小柏洋大生态》反映了福安柏洋乡发展生态农业脱贫致富的实践,《“三农”的小“支点”》主要介绍清流县一家小额贷款民营公司帮扶“三农”和民营小企业发展。这些选题也是社会关注的,更贴近时代要求,使报道更具生命力和感染力。 通过开展“走、转、改”活动,我深切感受到基层是最好的课堂,群众是最好的老师。到基层采访、体验生活,是新闻采编队伍更好、更快成长的必由之路。福建广播电视报曾经是篮球比分直播:发行量最大的周报,当前报社的发展也面临新的挑战,我也深切感受到,开展“走、转、改”活动,拉近媒体与群众的距离,为媒体发展提供了新机遇。在“走、转、改”活动中,报社的同志听到许多基层群众说:我们以前订过福建广播电视报。他们还对办好报纸提出许多好的建议。因为对“为了谁、依靠谁、我是谁”有了更深刻的理解,我们将常抓不懈推动活动深入开展。 福建广播电视报社 许启东 |
- 心情版
- 请选择您看到这篇新闻时的心情
- 查看心情排行>>
- [ 04-17]新闻媒体走基层报道为老百姓利益表达提供平台
- [ 03-09]坚强高位截瘫女开网店:爱,点亮方寸小屋
- [ 03-08]“返富于民”的上杭新政
- [ 02-22]福建全省深化“走基层 转作风 改文风”活动座谈会举行
- [ 02-21]文化走基层:警营走活文化“棋”
- [ 02-15]央视走基层:不畏苦远只为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