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长期以来日本国内一些人士竭力否定这份赤裸裸的鼓吹对华侵略奏折的存在,但是东方会议后不久,就爆发了“九一八事变”,日本吞并中国东北三省,之后又挑起全面侵华战争。事实上,日本的对华侵略就是按照田中奏折的轨道运行的,充分体现了日本近代以来侵略扩张政策的连贯性和走上侵略道路的必然性。 二、发动全面侵华战争是国际局势剧烈变动和日本国内法西斯势力崛起的必然结果 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后,德、意、日等国发展很快,要求重新划分势力范围,使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又尖锐起来。为适应对外扩张和争夺霸权的需要,德、意、日奉行法西斯主义和疯狂的扩军备战政策,不惜通过战争手段改变世界格局,企图建立由它们主宰的世界新秩序,因而成为欧洲和亚洲的战争策源地。 1936年11月,德、日签订《反共产国际协定》。一年之后,意大利也加入协定。这个协定的主要矛头针对苏联,同时也是对英、法、美等国的示威。它的签订,表明德、意、日以反苏反共为纽带,在瓜分世界、划分势力范围方面达成默契,结成了威胁整个世界和平的侵略集团。 日本一方面利用反苏反共的口号,另一方面对英、美采取软硬兼施的策略,企图排斥英、美在中国的势力,并进一步把西方列强支配下的东南亚变成自己的势力范围。而英、美等国虽然同日本之间存在着尖锐矛盾,但仍企求妥协。因为它们更为关注的是德、意引起的欧洲紧张局势或本国的问题。它们害怕日本配合德、意在东方对它们实行攻击,同时也敌视社会主义苏联,害怕中国人民革命力量的兴起会危及自己的殖民利益,因而不但不制止侵略扩张,反而对日本实行绥靖政策,甚至阴谋以牺牲中国的部分领土为代价来缓和同日本之间的矛盾,并把日本军国主义这股祸水引向苏联。 从日本国内形势看,进入20世纪30年代以后,日本右翼势力连续策动兵变和政变,导致日本内阁更迭频繁,法西斯势力迅速膨胀。1936年2月26日政变上台的广田内阁,进一步加强了军部法西斯势力对政府的控制,并加紧进行以征服中国和称霸亚洲为主要目标的扩军备战,推进国民经济军事化进程,并大大加快了全面侵略中国的步伐。1936年4月,经天皇批准,日本的中国驻屯军扩大编制,兵力增加近三倍,形成多兵种的军事集团。9月,日军强占北平西南门户丰台,积极展开发动全面侵华战争的部署。 为保证这一侵略计划的顺利执行,日本1937年度的国家预算支出比上年度增加30%,其中军费预算占整个预算的将近一半。维持这样巨大支出的主要手段是大量发行公债和增加税收,这就造成通货膨胀和物价暴涨。加上1937年开始的新一轮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的影响,日本的所谓准战时经济体制面临困境。日本人民深受扩军备战所带来的痛苦,对受军部操纵的政府表示不满。这种不满在统治集团内部也有反映。1937年年初,广田内阁因军部同政党官僚之间的矛盾激化,被迫总辞职。这时,日本统治集团感到国内政治、经济形势不稳,又看到西安事变和平解决后国共两党趋向合作而联合尚未牢固,英、法、美给予国民政府一定的援助但态度并不甚积极,于是便急于乘机发动全面侵华战争,以此来缓和国内矛盾,扩大它在中国大陆的殖民统治,加强同英、法、美等国及苏联对抗的地位。 三、发动全面侵华战争是日本法西斯精心谋划和准备的必然结果 日本对华侵略的长期部署,到1935年有了进一步加强。这一年5月,日本陆海军中央部完成了《帝国国防方针》的第三次修改。同年6月,《帝国国防方针》及《用兵纲领》经裕仁天皇批准颁布。 新修改的《帝国国防方针》强调:“根据帝国国防的本义,充实国力,特别是军备,使之名副其实地成为稳定东亚的势力,同时付之以相应的外交活动,以确保国家的发展,一旦有事,制敌机先,迅速达到战争的目的。”“帝国国防所需兵力,必须足以控制东亚大陆及西太平洋,满足帝国国防方针的要求。”《用兵纲领》则表示:在中国的作战,“初期的目标是,占领华北要地和上海附近,保护帝国权益和日本侨民。”“为此,陆军在击溃华北方面之敌,占领京津地区的同时,应协同海军攻占青岛,并占领上海附近。”“海军在协同陆军攻占青岛的同时,协同陆军占领上海附近并控制扬子江流域。” 日本陆海军中央部在完成《帝国国防方针》和《用兵纲领》的修改后,展开新的政治攻势,促使议会通过适应扩大对外侵略的基本国策。1936年6月,日本陆军参谋部作出《国防国策大纲》。这是一个涉及军事、外交、财政等各方面的国防政策纲领。8月,在有首相、外相、陆相、海相、藏相参加的五相会议上,通过了所谓《国策基准》。 《国策基准》指出:“帝国鉴于内外的形势,认为帝国当前应该确立的根本国策,在于外交和国防互相配合,一方面确保帝国在东亚大陆的地位,另一方面向南方海洋发展”“确保帝国在名义上和实质上都成为东亚安定势力的地位,应充实必要的国防军备。”《国策基准》强调,要“以上述根本国策为轴心,统一调整内外各项政策,力求适应现在的形势而实现刷新国政。” 《国策基准》首次把北进和南进两个方面并列为国策,明确制定了向大陆和海洋同时扩张的全面侵略计划。由此,日本的战争准备全面升级。正是在这种形势下,1936年日本陆海军中央部制定的1937年作战计划,强调:“根据华北、华中以及华南地区形势,以击溃必要方面的敌人,并占领各要地为目的。”“决定在对华北作战时,除过去的两个集团军(5个师)外,根据情况再追加3个师,必要时还可能在华北5省进行作战。”“对华中方面原来计划以第9集团军(3个师)占领上海附近,但是这方面的中国军队增加了兵力,构筑了坚固的阵地线,考虑到作战规模将会因此而扩大时,限定在这一狭小地区,对我战略态势显然不利,因此,计划调新编第10集团军(2个师)从杭州湾登陆,从太湖南面前进,两集团军策应向南京作战,占领和确保包括上海、杭州、南京在内的三角地带。”“对华南的作战计划,同去年度一样,计划大致用1个师的兵力。如此,按去年度计划充作对华作战的兵力为9个师,而昭和12年(1937年)度增加到14个师。”日本海军方面认为,根据部署,限定局部作战是不现实的,“必须作出全面战争的计划。” 为了贯彻1937年度日军侵华作战计划,便于侵华日军各兵团制定具体作战方案,日本陆军参谋部又发出《昭和十二年度帝国陆军作战计划要领》(以下简称《要领》),具体规定日本陆军在华北方面作战的作战要领,强调:“以主力沿平汉铁路地区作战,击溃河北省南部方面之敌,并占领黄河以北的各要地。此时,可根据需要以一部自津浦铁路方面协助山东方面作战军作战,也可根据情况,向山西及绥东方面进行作战。”《要领》规定“中国驻屯军司令官之任务”是“作战初期要以原有的属下部队确保天津、北平、张家口,可能的话包括济南等各要地,为在华北方面的陆军初期作战创造有利条件,尔后的任务随机而确定。” 到这个时候,发动全面侵华战争已经箭在弦上。于是,日本再次采用“制造借口”的惯用伎俩,挑起卢沟桥事变,全面侵华战争由此发动。中国人民在以国共两党合作为基础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旗帜下,展开了气壮山河、血战到底的全国抗战,从而开辟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主战场。 |
相关阅读:
- [ 08-18]兴业银行莆田分行热售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七十周年纪念册
- [ 08-18]日本产抗日剧反思战争 女护士穿八路军装(图)
- [ 08-16]牢记历史、莫忘国耻——美东各界举行纪念世界反法西斯战争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大型活动
- [ 08-16]美东各界举行纪念世界反法西斯战争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大型活动
- [ 08-16]欧俄“制裁战争”触目惊心 民众街头宣泄不满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大 中 小】 |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jjjtsb.com 篮球比分直播: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