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斌身上震撼人心的那种美德,到底是什么呢?那不是一种简单的道德,而是一种职业素养,是当下社会最稀缺的品质:职业精神。一个司机,在面临险境时用自己的生命诠释了他一以贯之并内化到道德血液中的职业精神。
也不禁想起前几天另一条让我们感动的新闻:河北保定一个卖油条的大学生,他的油条因坚决不用“复炸油”,而被消费者称为“良心油条”。“良心油条哥”触动公众心弦的,也正是他身上的那种职业精神。这种职业上的坚守,虽然没有吴斌的“伟大一分钟”那样壮烈并震撼人心,但闪耀的道德光辉其实是相同的——做油条的坚决不用害人的“复炸油”,正如司机危急时保卫乘客的安全,这就是职业道德。
这几天引起微博热议的还有另一条新闻,不过它激起的不是爱与感动,而是恨与厌恶。杭州某医院一个实习女护士,因在微博中晒虐待新生儿的照片,言语轻佻,行为恶劣,被网友群起而攻之——作为一个准护士,她违背了起码的职业道德。
这个社会中的每一份职业,都不仅是一个养家糊口的饭碗,它还有着自身一套内在的伦理要求和道德规范。而对一个社会的公共道德最重要的,并不是“路人的道德”(即要求一个人向与自己无关的事、无关的人行善),而是“职业的道德”——每个人首先要履行好职业所提出的道德要求,做好本职工作,履行本职责任,完成职业的使命。现代社会是在社会分工中形成的,并非一个抽象的存在物,而是由一个个具体的职业和从业者构成。所以,道德也不是抽象的,公共道德的核心在于职业道德。
对一个司机来说,职业要求就是将乘客安全地送到目的地。吴斌“伟大的一分钟”中所做的,就是以惊人的毅力完成了这一系列平常看来很简单的“规定动作”。支撑他忍受剧痛来完成这些动作的,正是内化到他道德血液中的那种职业本能。
职业精神,并不只是一套简单的技术规范,更核心的还在于融于规范的对职业的责任感、对人的关怀和对生命的敬畏——有了这种精神,将这种精神变为身体中的一种本能,才能使一个人在任何情况下都能够超越惰性、自私、懦弱,而习惯性地作出职业反应。吴斌从业10多年来,安全行驶100多万公里,从未发生过一起交通事故和旅客投诉,从未有过一次违章,平凡的日常工作中已经能看到那种可贵的职业精神。这一次在生命受到威胁时,内化于吴斌身上的职业精神以让公众震撼的方式表现了出来。
面对吴斌以及“良心油条哥”那样坚守职业道德的好人,我们需要赞美、表彰、致敬,但更需要反思这个社会职业道德的缺失。一个道德的社会,首先是有着职业精神的社会;一个道德失范的社会,首先是从职业道德的沦陷开始的。社会秩序依赖于社会分工的有序,而社会分工又依赖于每个行业的人,按照这个行业的职业规范去扮演自己的角色,各行其职。
当下中国社会的道德失范,正在于职业精神的失范:当医生的不像医生,缺乏那种救死扶伤的情怀;当老师的不像老师,没有了传道授业的责任感;做记者的不像记者,不甘心做一个公正的报道者。当校长的整天想着当官,盖房子图省钱而建豆腐渣工程,的士司机为赚钱而拒载、绕路,商人惟利是图而用臭皮鞋做药用胶囊,官员为了升官而不择手段……道德沦陷最让人触目惊心的地方,不是老人倒在路边没人敢扶,而是每个职业的道德底线都在以突破公众想像力的方式沦陷,以致走向一种职业上的互相伤害、互相投毒:做面包的从不吃自己做的面包,但做面包的生病时难免要吃不良商人做的毒胶囊。
“最美司机”吴斌,更像一面镜子,照出了许多的猥琐、卑鄙、肮脏、惟利是图、不负责任和丧尽天良。我们无法用浅薄的感动和暂时的震撼,来掩饰“最美”之外的丑陋现实。而吴斌之所以震撼我们,不仅在于其行为的伟大,更在于他在失德现实映衬下产生的强烈反差,现实越是丑陋,“最美司机”越是强烈地震撼着我们的心灵。
拯救社会道德,从唤醒职业精神开始。批判社会的道德滑坡,是一种时尚,但多数批评往往都是笼统、含糊且抽象的,并没有指向具体的对象,无法成为一种能够触及、可以把握的具体规范。而离我们每个人最近的规范,就是我们所从事的职业对我们提出的要求。中国社会道德的重建,并不是从“路人的道德”做起,而是坚守职业精神。“路人的道德”具有偶然性,职业道德却贯穿于我们日常的生活。一个健康的社会,并不需要每个人都是高尚的人,每个人恪守职业道德做好份内事,社会就不会坏到哪里去。一个职业道德得到坚守的社会,虽然雷锋不会成群涌现,但“雷人”会大为减少;高尚的情操或许难得,但质朴的德行随处可见。
' />“平民英雄”吴斌与“最美女教师”张丽莉,虽然职业不同,一个是大客车司机,一位是中学女教师。但是,从他们身上体现出来的高贵精神和高尚品格相同。他们舍身救人的英勇行为和英雄壮举,做到了别人做不到或者难以做到的事,恪守了职业精神,坚守了职业道德,彰显了强烈的社会责任感,以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创造出不平凡的举动,传递着社会的正能量,鼓励着全社会前进,推动着社会精神文明的发展。
从北国的“最美女教师”张丽莉,到江南的“平民英雄”吴斌,一位又一位“平民英雄”的诞生,一次又一次激起全社会的关注和致敬,足以证明我们当今生活的时代,我们当下这个社会并缺乏善良的基因、大爱的种子,相反广泛的散布在平民中间,留在我们每一个人心中,只是等待我们激活心中的爱的种子和发掘身上善的基因。
我们要向“平民英雄”吴斌致敬,我们要学习“平民英雄”吴斌的这种坚守岗位、舍己救人的核心价值观,让全社会的各行各业继续传递这份正能量,要以他们身上的精神和品质推动社会不断前进和进一步创造美好的生活。但是,我们也期待发生在“平民英雄”吴斌身上的这种“飞来横祸”的悲剧不要再次发生,我们不能让“平民英雄”以牺牲自己宝贵生命的方式体现精神。
学习和树立“平民英雄”固然重要,保障“平民英雄”的生命健康安全同样重要,避免“平民英雄”流血才是最值得吸取的教训,莫让发生在“平民英雄”吴斌身上的灾祸重演。笔者认为,一方面国家有关部门必须进一步提高机动车的挡风玻璃的安全系数和行业标准,增强挡风玻璃的安全保障,避免这类“飞来横祸”事故再次发生。另一方面机动车的前挡风玻璃应当使用防弹玻璃,更换现在常用的钢化玻璃,以增强安全性,更保障广大驾驶员的生命安全,驾驶员的生命安全直接关系到全车乘客的生命安全,乃至关系到道路上其他车辆的行驶安全。同时,为了让“平民英雄”吴斌一路走好,死者安息,公安部门应加大力度,尽快查明来历不明的铁块,找出真凶,以慰“平民英雄”的在天之灵。
' />今年的五月格外温暖。到处可见人性的闪光。简单列举,就有佳木斯女教师张丽莉车下救学生;青州军官沈星为救落水儿童英勇牺牲;岷县十五岁女孩梁春霞面对山洪勇救同伴;还有,浙江司机吴斌高速公路上意外重伤却安然停车挽救了乘客。我们曾经悲叹过人心不古、世风日下,我们曾经为小悦悦事件中路人的冷漠愤怒过,但这个五月,暖流涌动,让我们看到了人性的光辉,多少重拾了对社会道德的信心。
英雄其实都是平凡的人,在突如其来的灾难面前,他们做出了近乎本能的选择,正是这种本能的选择,折射出人性深处的美好。以吴斌为例,他的举动震撼了很多人。吴斌的壮举,和最美女教师张丽莉一样,来自于对自身职责的坚守和强烈的道德感。这是最为动人的人性光辉。
五月的光辉,也由更多平凡人的心灵闪光构成。他们用各种自发的悼念、用如潮的赞誉、用对英雄家属的关心和爱心捐款,表达着对英雄的尊敬,也表达着社会对于道德、对于美好人性的呼唤和期盼。英雄因此不再孤单。
但是,英雄身后还给了我们另一种感动。最近,吴斌家属通过媒体表示,不接受外界任何形式的捐款,会自食其力,照顾好家人和自己。他们用行动表达着自己对亲人壮举的理解:英雄本是凡人,他们只是在特定时刻,受内心的道德观和责任感驱动,做了自己认为应该做的,与荣誉或金钱无关。
同样在昨天,天津西沽公园内,一中年男子勇救两名落水女子,当游人对两名女子毫无感谢言行表示愤怒之际,救人者尽管手机浸水损坏,却只是憨厚微笑,默默离开。这位无名英雄,所诠释的正是同样的奉献观:救人是自己的事,它帮助自己完善道德,相比之下,感谢赞誉何足道哉。
他们其实都是平民英雄。这种朴素的奉献观和道德观,在五六十年代,曾经是时代的主旋律。而今天,却被很多人所遗忘。有些人享受着高官厚禄,却以自己的奉献自傲,并贪得无厌索取,相形之下,显得黯然失色。
这个五月,我们收获了感动和信心。我们相信,尽管社会并不尽善尽美,但是,在平凡的人中,人性的光辉从未黯淡。而我们,与其坐赞英雄,与其为社会道德的滑坡而嗟叹,不如身体力行,完善自身,共同构筑大地美丽的风景。
' />昨天下午,杭州“最美司机”吴斌的遗体送别仪式举行,上万名市民自发前去为他送别。很多市民手捧鲜花,拉起横幅,挥泪齐喊“吴斌,一路走好!”还有很多市民自发地当起志愿者,维持交通秩序。
5月29日,杭州司机吴斌生命中的最后一个职业行为,震撼、感动了无数人。他驾驶的客车在途中遭到对向车道突然飞来的铁块的袭击,之后,他强忍疼痛让车缓缓减速,稳稳地停车,打起双闪灯,拉好手刹,最后解开安全带挣扎着站起来,打开车门,保全了车上24名乘客的安全。
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刻,吴斌所做的,在他的心目中,或许只是一个司机本来就应该要做的工作。但是看看现场送别的市民的沉痛表情,看看网络、微博等平台上网民们的深情告白,人们对吴斌的怀念和感动,恐怕远远超出了吴斌停车时所想到的。但这一切,他当之无愧!
这不仅是因为其在危急关头的选择,闪耀着最美的人性光辉,还因为在今天的中国社会,并不缺乏高尚的标准,也不缺乏对高尚的渴望,但是缺乏践行高尚也甘于平淡的芸芸众生。
就像吴斌那样,安全停车、疏散乘客,这可能是他做了上千次的工作,所以他不会觉得这有多么的艰难和高尚;但是也像吴斌那样,忍住剧痛,完成生命中最后一次履职,对于芸芸众生而言,真的不易。就在这样的巨大差异中,凸显一个真正意义上的高尚。可以称之为职业精神,也可以称之为人性闪光。公众对于吴斌的感念,其实也是对自己的鞭策,也是对这个社会道义的呼喊。我们呼唤英雄,就是呼唤自己的成长。
世间的很多高尚,出自于平凡的选择,也出自于简单的信念。只有在平凡岗位上的执着和坚守,才能铸就关键时刻的高尚选择。人们相信吴斌是这个群体中最光辉的个体,也相信还有更多的人,他们不用面对瞬间袭来的铁片,但如果他们每天安全启动、安全驾驶、安全送到目的地,他们也是这个社会高尚的一个因子。
吴斌给我们的启示,其实非常简单。他在突发变故面前,做出的更多的是一种本能反应,但这种本能,源自平日的职业操练。千万个普通个体,如果都能在点点滴滴中干好自己的工作,履行好自己的职责,哪怕是最简单的不断重复的动作和规范,整个社会就能少一些意外,多一些正向的力量。
一个鲜明的对比是,那块夺命的铁片被证实是来自另一辆车的制动毂残片。这个意外的背后,不正是存在一道失职的工序、一个劣质的产品,一个疏忽的检查——这不正是一些人职业精神的缺乏?
所以,当我们告别吴斌的时候,当我们赞美那最美人性的时候,不妨也扪心自问,不管处于社会的何种岗位,我们的职业精神是否足够到位、毫无疏忽,我们的日常工作是否足够规范、无可挑剔?时时清除内心的尘垢,坚守基本的职业精神和人性原则,这是对吴斌最好的纪念。
' />对于像吴斌这样的道德模范,行业标兵,各级政府和有关组织无论给予他怎样的英雄般的礼遇,我认为都不为过。但就在人们出于一种久违的感动和基于对现实和未来一种美好的期许,提出向吴斌家属捐赠意愿时,却遭到了吴斌家人的婉拒。对此,笔者实在有点想不通。
我不知道如果有在天之灵的话,当吴斌听到其家人婉拒任何捐款的消息时,会作何反应,也不想知道吴斌家人婉拒任何捐款的真正意图是什么,但我想在这里给吴斌家人讲两条古训,两条古训的原文在这里就不照录了,大概意思是,孔子批评“不受金”的子贡而反赞许“受牛”的子路。(见〈吕氏春秋?察微〉和〈了凡四训〉十五卷)
按说,前者的行为不是更高尚吗?但孔子在这个问题上,显然比常人站得更高,看得更远,想得更周全。在孔子看来,他之所以批评“不受金”的子贡而反赞许“受牛”的子路,主要是为社会的风俗而非个人的高尚道德着想。也就是说,批评“不受金”的子贡也好,赞许“受牛”的子路也罢,孔子的着重点都不是考虑个人,而是考虑个人行为对社会的影响。正如有识之所言:是考虑大众,考虑效果,即考虑“教道可施于百姓,非独适己之于行也”,考虑接受奖赏和回报可以使鲁国今后更多地“赎人于诸侯”和“拯人于溺”。
虽然现在的社会比孔子所处的年代,无论从政治、经济和社会各个层面都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但孔子当年秉持的考虑问题要着眼于大局,“要考虑个人行为对社会的影响”的理念依然没有过时,甚至我觉得应该发扬光大。何况,对于那些不惜损失自己的财产甚至冒着生命危险舍己救人的英雄,今天的人们已形成的一个基本共识是:不仅救助者个人或家庭应尽其所能有所答谢,社会也应有不仅精神上予以褒奖,还有物质上奖励或补偿的责任。
鉴于以上,无论是从吴斌生前高尚的道德行为来看,还是就目前吴斌的家人生活状况并不乐观而言,抑或是接受奖赏和回报可以有助于重建社会道德和促进精神文明建设,我都认为吴斌家人应该坦然笑纳国人的一片“好意”而不应是婉拒。再说,收到的多余捐赠也可以不妨再捐赠给社会其他困难群体嘛,干嘛要拒绝呢?
' />面对受异物强烈撞击导致肝脏破损、肋骨骨折和肺肠严重挫伤引发的剧痛,杭州司机吴斌没有本能的选择“捂肚子”,而是非常镇静地把住了方向盘,并成功完成了一系列完整的安全停车措施。这份对乘客生命负责的人道精神和坚守工作岗位的职业操守,着实令人敬佩。吴斌无愧“平民英雄”和“最美司机”的盛誉。
监控录像显示,击碎前挡风玻璃并砸向吴斌腹部和手臂的异物,是由来自另一车道与之相向疾驶的大货车甩下的铁块。据专业人士介绍:按照大巴车每小时90公里和大货车不低于60公里计算,铁块砸向吴斌的理论速度应该是两个速度之和,即至少每小时150公里。而这种强烈撞击可以使肝脏大血管的出血量在瞬间达到五六百毫升。人们据此可以想像,吴斌在完成换挡、停车、拉上手刹、开启双跳灯等安全措施时,该具有怎样超乎常人的意志力。没有舍己为人的思想境界,没有爱岗敬业的职业道德,一切恐无从谈起。
成就“英雄”,未必一定要有一番惊天动地的大事伟业,他们可以是浴血疆场的壮士和见义勇为的勇者,也可以不屈厄运的生活强人,更可以是立足本职、无私奉献的普通百姓。也许,正是由于“平民英雄”是来自民间、身份草根、职业平凡的“身边人”,因而更具零距离的亲和力和现实骨感的感召力。人间自有真情在,社会需要热心肠。尽管人们分工不同,但爱岗敬业应该是每个人的素质本分,缔造社会和谐需要千千万万个吴斌式的“平民英雄”。 吴斌不过是杭州长运客运二公司的一名普通员工,但他却用生命的最后六分钟诠释了人生的价值,成就了一个平凡人的伟大瞬间。政府授予荣誉、乘客焚香吊唁和网友发帖悼念,无不表达从人们对“最美司机”的敬佩和对“平民英雄”盛赞。
也许,吴斌在关键时刻能够忍痛完成换挡、刹车等安全操作,在很大程度上是一种“下意识”的动作,但这又何尝不体现出他恪尽职守的敬业素养。“最美妈妈” 吴菊萍在女童坠楼瞬间的奋力一接,“最美教师”张丽莉在失控汽车冲向学生刹那的用力一推,同样具有“下意识”的性质。“下意识”是一种不由自主的行为表现,是长期形成的习惯性动作。“最美司机”对赞扬的回应往往是“没什么,这是我应该做的”、“换谁都会这样做”,这既是英雄淡泊名利的谦辞,更是好人良善本能的袒露。遗憾的是,有些人丝毫没有对敬业爱岗的责任心,却对权力、金钱、美女拥有难以自控占有欲,见钱眼开、见利忘义成为他们的职业“下意识”和行事潜规则。
呼唤诚信道德的回归,清除百姓身边的腐败,既要健全制度反腐的惩治机制,更需强化对国人责任担当的素养培育,打造更多吴斌式的“平民英雄”,就是对以身殉职英雄的最大告慰。
' />如果没有行车途中飞来铁块的生死考验,供职于杭州长运公司的吴斌依然是一名普通司机;如果在惊魂一瞬慌乱失措乃至引发更大惨剧,如今悲痛欲绝的肯定就不止是吴斌的家属与亲朋。然而,痛定思痛,留给世人未必只有哀伤:消息传开,数百万网民由衷致敬,大家毫不吝啬地称他为“最美司机”;而且不难发现,吴斌在危急关头的坚守职责,已经化作了一种感动社会的永恒震撼!
毫无疑问,吴斌是坚守岗位、舍己为人的光辉榜样,也是当之无愧的“道德模范”与“平民英雄”。但是,对于这样一位用76秒的生死坚守,诠释出职业精神和职业操守真正含义的时代楷模,若是仅仅满足于“盖棺定论”、简单称颂,显然不能揭示出蕴含其中的丰富元素,升华出值得领悟的积极教益。至少在我看来,像吴斌那样,在忍受强烈伤痛的同时,仍然妥善处置和保护好了车上24位乘客的行为,并不仅仅只是出于职业本能,更应看到众多“优秀平凡者”甘于普通、敬业爱岗,以及在特殊时刻牢记职责、甚至勇于献身的“高大身影”。
“最美司机”走了,但他的“最美精神”将会永存。浏览网上留言,不仅有像“微博女王”姚晨等明星人物的感怀:“看着视频,忍不住哭了。向平凡而伟大的好人再一次致敬,感谢您!”同时,更有草根网民发自内心的众议公论:照片中虽是个平凡的人,可是行为举止让我们多少人为之敬仰!是的,也许现实语境曾让一些人感到迷惘和痛心,但如“最美司机”吴斌从平凡工作到“秒杀一切”的震撼转换,着实令人动容不已,哪怕一度“心冷如冰”——这种“最美”和震撼,显然不是某些挖空心思、苦心孤诣发掘而来的所谓“典型”,能够相提并论,或是同日而语。
笔者很是赞同“无锡交警(微博)”在事发之后通报情况时点明的一句话,“我们纪念吴斌,纪念他深扎在心底的崇高职业道德,只有这样的人,在关键时刻才会想到大家的安全。”的确,如果说“最美司机”的76秒坚守是一种永恒震撼,那么“崇高职业道德”这个看似虚无的东西,其实才是“最美精神”的灵魂所在。为什么一些网友在敬佩“平民英雄”的时候,常会“鸡蛋里挑骨头”地称之足以“秒杀”某些社会角色?依我之见,正是缘于“职业道德”已在这些角色的工作表现中日渐式微与泯灭,更遑论“崇高”之期许了。
“最美司机”的英雄壮举,也许很难不断复制。然而,透过这样的“最美事迹”,应该可以启迪每一个社会劳动者:岗位也许平凡,但若具备了良好的责任感和职业道德,尽心尽力地做好自身工作,就也是一种潜在的伟大。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如何关注平凡、善待平凡和激励平凡,难道不正是眼下我们颇显欠缺和亟待重视的一项建设要务么?
' />接下来的1分16秒,监控录像记录下吴斌的反应:被击中的一瞬间,他看上去很痛苦,本能地用右手捂了一下腹部;但他没有紧急刹车或猛打方向盘,而是握住方向盘缓慢减速,拉起手刹,开启双闪灯并打开车门——一切按照最标准的程序操作。
这1分16秒的视频里,吴斌简捷坚定的动作与身体痛苦的抽动以及并不清晰的侧面表情,构成强烈的对比。这像是一组流动的雕塑,立在吴斌生命的最后时刻,也立在观看视频并为之感动的人们的心里。
赶来处理现场的交警,虽然见惯了交通事故,却忍不住流泪:“大客车刹车拖印是笔直的,一个肝脏被突然刺破的司机,要用怎样的意志力才能做到这一点?!这是一个超人。”
吴斌不是超人,但他是一条真正的汉子。他用生命诠释了责任,让24名乘客安然无恙。他的同行说:“我们当司机的知道,那样快的速度,被那么重的铁片击中,要完成这一系列的动作,稳稳地停车是非常难的。一般的司机可能就直接冲下路基了。”交警说:“一般情况下,客车紧急制动,车辆会失控,乘客会有碰撞伤。”
致命撞击,巨大的痛苦;安全停车,无一乘客受伤。吴斌强忍剧痛,在死前用实际行动赢得一个职业司机最高的荣耀。
荣耀来自这条汉子对自己那一方小小驾驶座的坚守,来自他对这份职业所意味着的责任和担当。据吴斌的同事介绍,自2003年进入公司担任班车驾驶员,他已安全行驶100多万公里,从来没有发生一起交通事故和旅客投诉。
一端是最日常的行为,另一端是最极致的危局,两个端点间分布着同一种品质。其表述很简单,就是职业伦理。虽然简单,但无可讳言,这是一种在当下显得稀缺的品质。
我们抱怨社会散漫,抱怨人心不古,抱怨精神萎靡,甚至抱怨信仰不存。然而,除了抱怨,我们总该做点什么。迂远空疏的暂且不论,从认真地对待自己的岗位做起,怎样?从内心生长出对职业、对责任的一丝虔敬做起,如何?
正是从这一意义上,吴斌壮举背后体现的职业伦理,足以构成我们这个社会的基石。每个人对职业的认真操持、对责任的尽职承担,将汇成一股促使社会向上的力量。
最恰如其分的悼念,是把吴斌的事迹,作为一粒种子安放在人心里,作为一方基石安放在社会的底座上。
' />